13337735517

艺考纪录片评析高分例文《人间世》

艺考例文 2021-05-29 22:01:50

天亮之前,我会等待
               ——浅析纪录片《人间世》第一集《救命》视听语言
     随着救护车刺耳、让人反射性紧张的鸣笛声,镜头上抬成为俯视的视角,俯瞰着“人世间”。这个冷冰冰、带着客观审视色彩的镜头作为开头为纪录片《人间世》的第一集《救命》拉开帷幕。纪录片《人间世》第一集《救命》讲述了上海市瑞金医院急诊科以及心脏外科医生抢救患者的案例,展现了现今在不断被大肆报道的,一件件关于“医患矛盾”的事件之下,那些有时可能被病人们选择性遗忘的、不忘初心的医护人员们,以及他们的坚守与挣扎。
    片头的救护车鸣笛带来的紧张气氛只是一个小小的前菜。冷冰冰的镜头转向心脏外科的重症监护室,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穿梭在病床与病床之间,而心脏跳动的声音营造着科室内压抑氛围的基调:细碎的说话声、等待治疗的患者负荷沉重的痛喘、病人家属的低声祈祷与哭声......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上空。片中一个细节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患者邹磊在医护人员连续将近5个小时的抢救中,经过了病情好转与病情猝不及防地恶化,最后还是撒手人寰抢救无效,提前结束了24岁的年轻生命。家人知道消息后,痛哭出声;镜头却没有直接拍摄病人家属的伤痛,而是将镜头拉远拉开,在空荡荡的医院楼道里,悲痛的呜呜哭声隐隐传出。受到打击难道只有病患家属吗?车在前医生接受采访的最后,低头喃喃,“......就这样吧,好吧。”是疲惫、心力交瘁,也是无奈、痛苦与无能为力。在某些时刻,选择运用声音而不是捕捉画面去表达他们的痛苦与挣扎,更克制却也更深刻、更令人动容。
    但有时,导演会选择运用特写镜头客观地展现真相。片中很少直面地展示手术中的血腥,少数的几个捕捉都是关键性的特写镜头。成功开胸后,经过紧张地心脏主动脉缝合,这个“一个生命馈赠给另一个生命的礼物”终于在患者的胸腔内重新开始跳动。鼓动、一张一缩的心脏并没有让人感到血腥、不适,而是带着圣洁的光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实现都归功于生命的顽强、家属的支持、与医护人员的坚守。
片中大量物件细节的运用,也将“医患矛盾”背后的真相,在细微、随处散落的小角落一一展现着。在病人生命危急时,除了红着眼眶捂着心口的妈妈、难掩悲痛痛哭出声的哥哥,也有在医护人员中不断传递着的,还带着他们体温的输血袋、交替轮流进行心肺复苏的双手、汗珠不断滴落的额角。在病人手术成功进入恢复期时,除了兄弟在无菌室玻璃窗外冒着胡茬的下巴与颤抖着的嘴唇、母亲在临时铺就的被褥上紧张得勾着的脚趾,也有走出手术室汗湿的手术服、48小时连续的不休不眠或是带病上手术台后,蜷缩在办公室沙发上的安心睡颜。医患矛盾的解决需要彼此的理解。如果所有病人及病人家属都能看到休息室被吃得一片狼藉的快餐盒子,和中秋佳节时只吃了一口就放在一旁的月饼;都能看到科室主任皱着眉头给血库打电话,叫着“兄弟”攀交情,申请他们再给四个单位的血袋救救自己年轻的病人,和在申请成功时展露的微笑;都能看到在医生病人连续抢救无效后烦躁懊恼地扯掉手术帽与口罩离去,和手术成功后医生的如释重负与骄傲的笑容,那么类似医生被患者家属掐住喉管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么误解与埋怨会不会少一点、理解与体谅会不会多一点?
     虽名为《救命》,选材时却选择了过半的失败案例。死亡几乎是所有事物的对立面,也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大结局。当它与病痛、挣扎、救助、起伏的希望与失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医生可能被当做妙手的神仙,也可能被当做死亡无奈的协助者。但是失败的手术就没有意义了吗?那么在过程中的坚持与全力攻克又算是什么呢?《人间世》以冷静克制的声音表达、适时运用的特写镜头,以及大量的物件细节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视角。在一种看似对立的关系中,不是强调对立,而是试图去理解双方的处境。医护人员是医患关系中强势的一方,在现在人们能够看到的报道中,思路往往是去描写与展示作为弱势一方的病患及病患家属们。但是如果我们去接近“强者”、去展示“强者”呢?会不会看到另外一种真实?
     片尾曲中,有一句歌词,“天亮之前,我会等待。”在“天亮”之前,我们都应该用信任与理解,去支撑一个“等待”。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