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7735517

编导艺考生影片推荐《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编导戏文 2021-07-17 14:49:08


在今年的三月份,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受人瞩目。虽然它只是提名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而最终没能获奖,但依然收获了评审团奖「银熊奖」的荣誉。下面各位艺考生快点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影片吧

 

冬天,位于德国的城市,「施塔特阿伦多夫」开始了新的一天。

 

天还蒙蒙亮,一群12~14岁的孩子就乘车来到学校,安静地走进教室。

 

忽然,一位叫 llkur 的同学小声说了什么。

 

他们的老师——巴赫曼先生,立刻让大家到教室外,重新进入教室并保持沉默。

 

在同学们都进入教室后,这位一开始严厉的巴赫曼先生,竟然贴心地让这些早起的孩子再小憩一会儿,顺便等待其他迟来的同学。

 

随后,一堂生动的德语课开始了……

 

这是豆瓣8.6,没有多少人评价的冷门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开头的一段故事。

 

作为一部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和我们以往看到的纪录片不大相同。

首先是电影时长。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以下简称《巴赫曼》)长达214分钟。这样一部接近4小时的电影,是相当考验导演功力和观众耐心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观众的反馈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三个半小时并不冗长,反而沉浸感满满。

 

其次,是电影题材。

 

跟我们平常看的规模宏大的自然、历史等题材纪录片不同,《巴赫曼》缩小视角,聚焦了一位老师和他的班级。

 

然而,这个班级并不寻常。

 

继续电影开头的故事,在课堂上这些「德国」孩子竟然会说各种不同的语言,保加利亚语、土耳其语、俄语、意大利语……

 

原来,这不到20个学生的班级里,有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孩子。

 

他们都是第二代移民或者是一些劳工的孩子,有的同学甚至不怎么会德语。

 

但在巴赫曼先生的课堂中,他们成为了家人般的存在。

 

能让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拥有不同文化基因的孩子和谐相处,正是巴赫曼先生的神奇之处。

 

巴赫曼先生是他们的预科老师。

 

这里需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德国的教育制度。

 

在德国,小学除了基础教育外,还兼顾「预科教育」,即预备性学习,为将来中学的分类教育做准备。

 

纪录片中这些12~14岁的孩子正处于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相当于我们的六年级。

 

之后他们会按照成绩由低到高,到不同的中学学习:

职业预校(Hauptschule

以职业教育为主,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

 

实科(专科)中学(Realschule

以较高等的职业需求为主,可选择继续升学。

 

文理中学(Gymnasium

以上大学为主要目的,也可以转换方向。

 

然后,到高中再次分成职高和文理高中,最后到大学。

 

巴赫曼先生正是这群孩子小学最后一年的预科老师,同时也算是「全科老师」。

 

是的,巴赫曼先生不但要教孩子们德语,还有英语、数学、音乐和文学等。

 

不同的内容,巴赫曼先生用的方法也不同,他很少用到教科书,而是采用「互动的方式」来教学。

 

比如在教数学时,巴赫曼先生会用纸袋装不同的小球,让学生抽签,以此来讲解数学中的「概率」问题。

 

在音乐课上,巴赫曼则完全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起投入地演奏,创造乐趣。

 

除了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纪录片让观众喜爱的地方还有巴赫曼先生对于教育学生的态度。

 

他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身份,给自己树立高人一等的地位,而是平等地和学生交流。

 

而且,马上65岁的巴赫曼,即使已经临近退休,也依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放松,他非常关心学生的升学情况

 

但是在这些和蔼可亲的交流外,巴赫曼又是严厉的。

 

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些规矩。

 

比如,进出教室,要保持安静;还有课堂上发言必须举手。

 

这种严厉并不是一种威严甚至威胁,而是让学生知道规则和礼貌的必要性。

 

所以,在整部影片我们都能看到,这些已经或将要面临叛逆期的孩子竟然都显得乖巧懂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巴赫曼对他们进行了非常重要的身份认同教育。

 

这其中,有一节英文课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德国小学没有考试分数,只有老师打分制度,从16分,1分最好。

 

所以当有同学拿到1分、2分的时候,巴赫曼就希望这些成绩好的同学能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

 

但是,一名学生 Jamie 不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因为他觉得所有学生都是一起学习的,没学好拿低分的是他们自己的错。

 

巴赫曼先生没有立刻反驳他,而是慢慢阐述应该帮助同学的理由:

 

虽然所有学生是一起学习的,但有的同学来到德国还不到一年,每个同学的学习起点是不同的。

 

巴赫曼先生还拿一位叫 Ayman 的学生作为案例——Ayman 刚来到德国时,因为不会德语被其他男孩嘲笑。

 

所以为了不让其他同学也经历这种语言不通的难堪,那就应该互相帮助。

 

然后,巴赫曼先生又使出了会心一击——将心比心。

 

Ayman 的父亲曾经从摩洛哥移民到意大利,又从意大利移民到德国,面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需要两次重新学习一门语言。

 

而课堂上持反对意见的 Jamie 同学,他的父亲同样是从外国(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的,也有过重新学习新语言的经历。

 

这跟Ayman 的父亲从摩洛哥到意大利一样,跟班上的其他同学的父母从自己的家乡,例如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土耳其、巴西等到德国的经历都是一样的。

 

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每位移民父母,包括 Jamie 的父亲都知道学习新语言面临的困难。

 

那他们这些孩子也应该可以体会亲人的感受,从而理解自己的同学所面临的困难。

 

于是,巴赫曼先生用真实生动的例子,即说明了学习新语言的重要性,又让他们这些拥有移民身份的孩子在班级里有了共同的归属感。

 

更加难能可贵的,还有巴赫曼先生对于孩子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教导。

 

巴赫曼先生风趣幽默,但他并不避讳偶尔说一些粗话,甚至面对这些小学生,也坦然谈及「恋爱」和「两性」问题。

 

他会让孩子们描述自己的梦中情人,然后讲自己的恋爱经历,又以此为契机谈到初次性行为。

 

对这个敏感的话题,巴赫曼先生非常巧妙地用一项科学研究来说明问题:「越聪明,第一次的年龄就越晚,不管男孩女孩」。

 

我们并不清楚这个研究是真实的,还是巴赫曼瞎编的,但这也许能够帮助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面对「性」多一份理智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不计后果地过早发生性行为。

 

中国有句古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有时候,老师教孩子如何做人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这部三个半小时的纪录片还有很多细节没能说到。

 

比如巴赫曼先生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师,而是因为生计压力才从事这个职业,但最后他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

 

整部影片的结构也非常巧妙,可以类比成「一天的课程」。

 

开篇是学生来到学校,开始第一节课;中间过度则是各种不同的课程和事件;到了影片结尾,学生们毕业旅行回来后,和巴赫曼先生道别离开学校,算是上完了最后一节课。

 

最后,65岁的巴赫曼先生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教室中发呆。

 

这些孩子可能是即将退休的他送走的最后一批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心情如何,但肯定,巴赫曼先生心里会怀揣着一份欣慰。

 

其实,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能让人想起很多有关教师的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老师用音乐来引导孩童的纯真和善良。

《心灵捕手》,老师用真心换来天才的解脱和希望。

《死亡诗社》,老师用诗歌来启发学子的理想与思考

 

这世界上优秀的老师都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学生人生旅程中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

 

但不可避免,这些教育也都是很理想化的,不可能普及给所有人。

 

相信有不少人刚刚经历了考试,有毕业答辩,有大学考试周,也有中考和只过去一个月的高考。

 

这些考试,也许会让你欣喜,憧憬未来的美好;也许会让你难过,抱怨世界的不公。

 

但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想把影片最后巴赫曼先生的话送给大家。

 

这些成绩

它只是暂时的

它不是真正的你们

你们与它截然不同

分数根本无法代表你们

它只是某一瞬间的影像

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更加重要的是

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

你们都非常真诚,也要继续坚守这份纯真

所以,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未来的你也会成为其他孩子的巴赫曼先生呢?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