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7735517

编导生必背电影史之中国初期电影简况

编导戏文 2021-07-24 22:51:45

早期电影主要为短故事片,到1926年掀起“戏曲片”“ 伦理片”“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直到1930年有声电影出现。


中国电影的诞生

电影最初在中国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由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

中国放映电影的第一人是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

徐凌云(1886-1966)字文杰,号摹烟,浙江海宁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戏曲。他曾受到周凤林、沈月泉及全福班多位伶人传授,18岁登台,随后有数十年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他的表演功力深,戏路宽,生、旦、净、末、丑各行当无所不通,文武昆乱不挡。清末民初,在昆剧界有“俞家唱,徐家做”之誉(俞家指俞粟庐、俞振飞父子);与溥侗(溥侗,别号红豆馆主)则有“南徐北溥”之称。


中国第一部电影出现于1905年,是由北京泰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上海是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1913年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劳工之爱情》是我国库存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

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1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

香港的第一部短故事片是1913年由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拍摄的《庄子试妻》,在这部戏中出演的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完成的《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草创期的结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影片主演者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除“明星公司”外,还有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

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兴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的创作热潮。

“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基本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多演绎“才子佳人”或“英雄佳人”故事。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和民新影片公司的《西厢记》是其中较为优秀者。

1928年明显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引起了“武侠神怪片”的创作热潮,一时间“到处有火,有寺必烧”,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百合台》、《火烧剑锋寨》等一系列作品。此外武侠神怪片还有《荒江女侠》、《儿女英雄》、《女侠红蝴蝶》等。这些武侠片类型化程度很高,剧情基本为除霸型、复仇型、比武型、夺宝型四种。

 

南国电影剧社

1926年,我国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他受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影响,将电影看作“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1928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1930年因出演舞台剧《卡门》被解散。

田汉早期电影活动对电影发展的贡献:

一、强调电影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而应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到民间去》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

二、是将新文艺界的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一人,为“左翼电影”运动作了铺垫。

 

有声电影的出现

1929年,上海夏令配克电影院放映的美国影片《飞行将军》是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公映。

1929年,孙瑜导演的《野草闲花》第一次加了一段歌曲《寻兄词》。

有声片分为蜡盘发音和片上发音两种。中国最早的有声片是蜡盘发音。1931年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整部影片用蜡盘唱片配音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整部影片用蜡盘唱片配音的有声片)

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音的影片为《雨过天青》和《歌场春色》均由外国技术人员摄制完成。

1931年,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旧时京华》是我国第一部自己制作的片上发音片。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活动时间大概为20世纪20年代末,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其中以张石川和郑正秋成就最大。他们导演了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

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他们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不同程度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