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7735517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初试文史哲模拟题(一)

艺考真题 2021-12-16 22:34:48



空蝉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模拟题


文学部分


1、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下列对屈原作品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鬼》是祭祀山神的乐歌。诗中的山神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

B《国殇》是哀悼战国时期灭亡国家的祭歌,从国家、军队、将士三个层面描述

C《湘夫人》和《湘君》是祭祀湘水神的姐妹篇,其中《湘夫人》是以男神湘君思念湘水女神湘夫人的语气抒发无缘会合的惆怅心情。

D《天问》中国古代的一部兴亡史诗,共188句。第一部分内容问有关天地宇宙的起源,第二部分问关于上古三代的历史。

 

2、《论语》的思想表述中往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哪一句警句概括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差别()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下列借助梅表达孤寂之情的是()

A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B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秉笔直书抒胸意,如梅花开醉醇芳。

 

4《长歌行》包含着简明朴素的人生哲理,以下对其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认为光阴如水,流入大海不可复归

B从中可以总结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至理名言。

C借江河入海,说明了人生应该珍惜时光的基本道理。

D本句大意为:“江河入海之后,过段时间便可向西回归了。”

 

5“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村。”这首诗咏的是()

A

B

C

D

 

6《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下列对其《李广将军传》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列传中选取的几件典型事例,都来源于他的胜仗

B李广一生英勇善战,却始终不能立功封侯,作者对他表示同情

C作者通过多个事例,塑造了李广爱护士兵、廉洁等多种品格

D作者对李广的人物塑造直刺赏罚的不公,李广也因此成为后代边塞诗中不得志的良将典范

 

7《三希堂法贴》因其收录三件稀世墨宝出名,其中《快雪时晴帖》是哪位书法家所作?()

 A.珣 B.王献之 C.羲之 D.苏轼

 

8下列诗句分别以琴棋书画为题写对象,其中题写的是(

A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言

B蔡邕去后右军死,谁是风流入品题

C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杆何处有亏成

D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9以下能体现现实主义手法的诗句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D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10、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以下哪首诗不是李白诗()

A《关山月》

B《静夜思》

C《桃花行》

D《长干行》


11古人对春景有毫不吝啬的赞美之情,下列诗句中,哪首诗反映了悲春之情()

A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B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C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追求之一为反映现实,下列体现反映现实的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意外之象,景外之景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13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4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16下列描述不符合汤显祖《牡丹亭》的是()

A.春香闹学  B.鬼魂复活  C.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  D.家族仇恨

 

17《三国演义》中谁被称为凤雏()

A诸葛瞻

B鲁肃

C司马懿

D庞统

 

18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审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土地》、《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

A海子

B顾城

C舒婷

D江河


19下列人物不是《红楼梦》中的是()

A秦可卿

B刘四爷

C袭人

D王熙凤

 

20鲁迅是中国近代批判文学的代表,下列哪一部不是其作品集()

A朝花夕拾

B故事新编

C天狗

D彷徨

 

历史部分


1、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

 A.领导核心空前加强

 B.军事形势全面好转

 C.军心涣散、盛衰转折

 D全面落实土地改革


2、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3、刘吉在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记述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记述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A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的根本改变

 B意味着国家政治统一的最终完成

 C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5、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

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由此判断这一脉相承的政策应该是

 A工商并举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体恤民生政策

 D.限制服饰政策

 

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7.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社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其意在()

A.以人人平等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B修正功过相抵所带来的系列弊端

 C.限制贵族特权以实现法律的公平 D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8、《欧洲瓷器史》中提到:“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有时欧洲主顾订购的器皿带有盾形纹徽。”这一现象说明()

 A.市场需求刺激制瓷业发展 B.欧洲改进了中国制瓷技术

 C官营手工业垄断制瓷技术 D.中国被完全卷入世界市场

 

9、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儒者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10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衙门特选一民宅,以示中外仍有高低之别;又怕外国人抗议,将大门草草改成官衙式样,日所有官员全部是兼职。这表明清政府()

A.对外屈辱妥协 B.政治变革艰难

 C.固守华夷之辨 D.外交人才匮乏

 

11、“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梨花白、白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

 A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

 B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

C.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D.开展十地革命,一农武装制据

 

12、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 

B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

C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 

D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

 

13《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虽,推辞说

“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D线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14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  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15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B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哲学部分:

1、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不包括()

A黄宗羲

B顾炎武

C辜鸿铭

D王夫之


3以下爻辞中,体现了《周易》哲学忧患意识的是()

A、潜龙勿用

B、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C、君了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D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4、以下哪本著作被称为“政书之祖”()

A尚书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

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7、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8、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反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子隐遁竹林、纵情山水。此后,种竹养竹、咏竹画竹逐渐成为风气。这反映出当时()

A江南开发和种植业的发展

B文人士大夫对人格精神的追求

C.士族了弟在政治上的失势

D三纲和五常等伦理规范的确立

 

9、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

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

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10、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为哪四本著作()

A大学 论语 礼记 春秋

B尚书 孟子 中庸 诗经

C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D周易 春秋 尚书 老子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