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7735517

艺考支招之如何纪录片分析(下/2)

编导戏文 2021-07-06 14:22:33

五、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考生能找到多少细节,小编在这里提供13条纪录片可评论的细节,如果你学会了举一反三,纪录片分析何止13条细节。

 

一、片子的标题

一部影视作品的名字可以帮助观众直达影片的主题,正如人的名字一样有着特殊的含义。

评论时大家可以结合影片要传达的主题分析出“导演(编导)为何要起这个名字”

 

例如:

1.纪录片《敦煌》第一集“探险者来了”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外国的探险者对中国文物的掠夺才引起了国人对于敦煌文物的重视和保护,如果站在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个观点上来轮,因为外国探险者的保护才使得中华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在世界各地,“探险者来了”迟迟等来的是中国自己的探险者。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文章中写出了对于片子标题的理解,又体现了文物流失的思辨性,阅卷老师定会给你高分。

 

2.《盗墓笔记》中的“张起灵”---起灵有“撤除亡者灵位,运送灵柩入土”之意,名字也传达出了人物的身份。

 

3.《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杨康,“靖康”二字是丘处机所取,“靖康”的来源小说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示:让二子铭记“靖康之耻”长大后报效国家。

 

4.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并不单单是这部电影的重要道具,笔者认为,大红等等高高挂起就是为了引起妻妾之间的争斗,为了“老爷”(老爷代指封建男权主义的象征),为了争权而不择手段,也很容易让同学们想到电视剧《甄嬛传》。

如果同学们对于“片子的标题”都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阅卷老师岂不乐哉?分数岂不高乎?

 

2.长镜头

虽然长镜头是纪录片重要的表现手段,但在纪录片分析时还是不希望同学们对长镜头做出评论,正如蒙太奇的电影的重要表现方式一样。除非你有特别重要的细节,纪录片导演在表现这个细节的时候用了“较长的时间的镜头”,同学们注意了没有,此时笔者用“较长的时间的镜头”代替了“长镜头”的说法,这是一种技巧,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拽词的现象,再者,长镜头理论相当复杂而且具有争议性,只踏入影视艺术半步的同学们就不要在这里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例如:

《海豚湾》片尾部分,随着字幕的呈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镜头同时出现在银幕上,一群海豚在自由自在的游泳,从这个角度拍,笔者认为有作者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层含义:“人类应该跟海豚一起快乐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也与海豚一起开心的遨游在海洋中”

同学们,当你写出这样的评论之时就不是在拽词了,而是正能量与超赞联想的结合,还愁你的文章得不到高分吗?

 

3.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纪录并在重放时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

同期声可以增加画面的逼真程度,如《沙与海》中记者与纳鞋女子关于恋爱、婚姻谈话的同期声与动作细节的统一,非常生动的展示了人物心理。

 

4.人物述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纪录片中的同期声可以将历史与现实、现场与本质都融汇起来。简单的来说就是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化,不同身份的人对事物的不同评价能让纪录片的创作更加全面客观真实,专家的述说还会让纪录片更加权威,人物的述说也可以帮助拓展话外空间,有的人物述说还能帮助评论者找到纪录片的主题。

 

例如:

1).纪录片《海豚湾》中请了诸多经历者来述说拯救海豚的过程,加上特殊拍摄技法的使用,使得片子的神秘感上升,同时也突出了拯救海豚之路的艰辛。

2).纪录片《敦煌》第一集“探险者来了”,在述说敦煌文物的价值时导演让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来讲述,因其常年的研究,必定对敦煌文物了若指掌,这样更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思考:如果有一部纪录片是拍摄“未成年犯法”问题的,会请什么样的专家来进行述说呢?

 

5、细节的评论

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同学们要注意的是纪录片中的细节表现方式都非常明显,在后面拉片章节会有更明确的体现。

细节大致可以分成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物件细节和环境细节。

 

1)、动作细节

主要是指人物动作方面。

如《沙与海》中牧民刘泽远大女儿纳鞋底一段,一开始自热地纳鞋底,被问到她什么时候结婚时,她只能使劲用手拔针掩饰内心的无奈,再问到她想不想离开家时,她手握鞋底,用力捏搓,低头不语。这两个问题对于她来说都是难以回答的,这些动作外化了她纠结无奈的内心世界。

 2)、神态细节

主要指人物面部、眼睛表现出来的细节。神态细节由于大多用特写镜头,加之人的面部与眼睛作为情感的最佳传递部位,所以,神态细节的冲击力显得特别强,喜、怒、哀、乐等在人物脸上一看便知。

如《龙脊》中一小女孩因家庭贫困辍学,镜头的运动方式是推,慢慢让观众去重视起这个不能打扫卫生的小女生,她看别的同学打扫卫生时的神态。很明显这个孩子是孤独的。

又如《龙脊》中,米价上涨,潘能高爷爷买米回来后问潘能高还要不要继续读书,潘能高反问爷爷:“你说呢”,此时有爷爷一个特写的神态,“我还要给你读”满脸皱纹的老头却有着一个坚定的神态,坚定的信念。

 

3)、物件细节

物件细节因为物件与人的各种关系而有特殊意义。犹如常说的“睹物思人”,物件并不单纯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它是人们情感的凭藉、依托,或是人类共识的一个象征,即物件细节中的物件应该是一种情感、一种象征或是思想的符号。

如纪录片《龙脊》中对于潘纪恩淘出来的金的特写,这个物件就是潘纪恩对未来求学之路的寄托。

 

4、环境细节

如果某种环境被纪录片导演多次展现,这个环境细节就是非常重要的,必有其代表的意义。

如纪录片《龙脊》中米价上涨,潘能高爷爷买米回来后问潘能高还要不要继续读书,潘能高反问爷爷:“你说呢”,此时有爷爷一个特写的神态,“我还要给你读”满脸皱纹的老头却有着一个坚定的神态,坚定的信念,下一个镜头就是反复出现的一颗生长在山上坚挺的树,这棵树或许就是龙脊这里人们的信念“只要(好好读书)以后就有希望了”。

 

6、解说词 (重点但绝非难点)

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生活,要完整的表现一个特殊人的故事、一件重要的事,必须牵涉到过去与未来,对此,画面是无能为力的。如历史文献片,人物传记片,就需要语言的补充。

解说词的风格也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例如纪录片《敦煌》第一句解说词“你为什么的一定要把它拿到欧洲去呢?”此句解说词采用了问句的形式,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问句本身就有这个魅力,如果同学们细细品味的话还会发现这句解说词设置了两个悬念(1)谁(2)把什么东西带走了?另外纪录片《华氏9·11》也有这样类似的体现,第一句解说词是“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仔细想一下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拿着遥控器的时候,多久换一个频道?有的同学恐怕连1秒钟都不到,这就要求电视节目要尽可能的引起观众的兴趣。而艺考考察电视这个方面的知识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你是否了解生活。

解说词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介绍知识、信息

2)、补充画面背景

3)、整合画面

4)、表现细节

5)、调动想象和联想

6)、升华画面,深化主题

7)、揭示哲理

具体其他的作用和联想意义请同学们观看拉片笔记,咱们实战出真知。

 

7、记录方式

 

1)、参与式记录

即拍摄者参与到所记录的时事当中,摄像机紧紧跟随被记录对象并参与其中,发掘事件的真实面貌,推动事件的进程,并将整个参与过程拍摄下来。

如,《沙与海》《望长城》

 

2)、旁观式记录

记录中采用的是一种旁观的方式。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争取把摄像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取向,尽量真实的表现人物与事件的本来面貌。

其长处在于充分地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保留了更深度的心理真实和观众自由诠释的空间。但是,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感方面有所欠缺。

如《龙脊》

 

3)、再现式记录

即在大量的实拍和历史素材中,运用情景再现,表现某种无法实际拍摄获得的内容,营造某种情境氛围,增强视觉的感受,提高收视率,形成一种独有的电视纪录片。 话说纪录片《北方纳努克》里也有摆拍的现象,可见从纪录片诞生之初就有了这种现象。再现式电视纪录片大多在表现旅游风光、文化遗产、历史人物的内容之中运用这种手法。

如《狙击英雄》《故宫》《梅兰芳》

 

4)、非常规记录

即人们超常的视野,特殊的手段,去记录这个世界

人类对于自然和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尽的,这样使得电视纪录片的题材范围越来越广泛。

如《海豚湾》中安装摄像机《海洋》《鸟的迁徙》《微观世界》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