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7735517

编导艺考影片分析《流浪地球》真实张力

编导戏文 2021-07-23 15:54:41

成功的电影声音不仅会让观众产生内心情感的联结,更会激发电影声音与观众内在声音之间的“观念共鸣”。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观众不仅被影片精彩而曲折的故事所感动,还被充满想象力的听觉盛宴所震撼,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分析一下《流浪地球》的真实张力吧。

声音设计

虚幻与真实相互建构

“在大多数科幻电影中,场景提供给观众的特权是能在某个叙事时刻去感受神奇华丽的未来世界,用令人眼花缭乱却又熟悉的感受来表现出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而这种独一无二的感受在此部影片中,还要符合东方人的美学想象。针对影片中三个主要的叙事场景:地面、地下城和外太空,声音设计通过“写实”的声音展现人们头脑中对科幻片“虚幻”的想象,在逻辑上给人以“自然”和“真实”之感。

1.质感、听感、场域感:"声场"架构与声音细节

地下城的场景其实与人类现实生活的场景类似,考虑声音在地下空间的特点,房间内听到的室外环境依然是“内景效果”,因此整个“声场”的空间感有一种人在巨型建筑内部的听觉效果。如风雪交加的地面场景,由于温度已是零下80多度,剧中人物在头盔和防护服内听到的声音不会是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冰雪与风暴声,因此雪花打在面罩上的听感会更像冰屑,有一种细砂粒击打在玻璃上的质感。同时,影片中很多声音细节元素的设计,如头盔、行星发动机、运输车以及枪械等,都是考虑不同场景、不同景别,最终呈现给观众符合心理逻辑、情感接受与合适的场域感的声音。如头盔中的对白声,没有同期声的杂音感,又把每一句对白中字与字之间微小的气息调整出来,从而得到准确的“头盔效果”,最大程度还原了对白的“真实”感。

2.符号与记忆:声音的仪式

影片中有一个生命迹象消失的声音,在设计上运用了单频率声音,第一次是刚子救韩子昂时、第二次是救援队一个同事死亡时、最后是队长王磊牺牲时,在他命令大家要勇敢的“活下去……”之后,那一声高频长音才不断减弱至消失,这样的高频声音前后贯穿整部影片,不知不觉成为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角色,也形成一个“牺牲”的声音符号,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生命迹象消失时的一个声音记忆点

影片中其他的声音,如地下城过年时画内音乐响起的《春节序曲》,以及过年老百姓经常玩麻将时的麻将声,韩子昂救兄妹时播放的《海草海草》等,都是对当下人们生活的一个情感记忆点。用时下流行的声音文本融合生活中的日常声,来加强电影叙事场景与我们当下生活场景的情感联结,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仪式感以及独特的价值观。

节奏与张力

声音叙事的节奏力学

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有其内在节奏,节奏是电影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内容。瑞典导演伯格曼说过:“电影主要是节奏,它在段落的连接中呼吸。”电影声音的节奏对观众来说是潜藏在叙事节奏背后的一种隐性感受,很难用语言精确描绘具有规律、次序、起伏和变化的声音层次铺排会构成听觉上的一种节奏与张力。

比如在电影开篇戏中,先是海浪声,随后是父子三代人的对话,之后旁白进入,紧接着世界各国电视台播报了关于“流浪地球”计划的新闻。各种声音元素的交叠伴随画面的剪辑与场景的转换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叙事节奏,不断推进增强、变化起伏,犹如一部音色交织错落的交响乐。声音叙事文本在剪辑上也呈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文法,语言声、音响声与音乐声的衔接如海中的浪花儿,在一次又一次的叠起与滑落时,自然显出海中礁石的样貌,声音的韵律与节奏在观众的听觉上呈现出一种“水落石出”的味道。感觉也像中国绘画美学的最高境界如“谢赫六法”所说的“气韵生动”一样,表现出一种东方美学的独特气质。对于影片中很多大场面的转换,如太空场景与地面场景的切换,声音也呈现出“气韵生动”的美学特质。

“声音不像画面那样,一旦消失就迅速退出我们的意识,它会在我们耳边回旋良久,使继而出现的无声的画面产生对比的效果。”比如电影开篇的新闻播报后,用全世界各民族不同语种说出的一句“再见,太阳系……”其层层叠加的声音在每字每句上都经过了细致处理,在画面消失后就会一直在观众的脑海中盘旋,有一种人类即将告别家园的伤感意味,更有一种撞击心灵的强烈感受。

综上,《流浪地球》通过对“声场”架构与声音细节的雕刻,增强声音的仪式化,使影片的“真实”与“自然”感达到极致,同时塑造了一个个深刻的声音符号;其次,还将声音的节奏设计得极具连贯性与张力。在中国,展现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类的作品并不多,相信《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声音美学创作上的探索会成为其他同类影片竞相模仿的对象,也为中国日后科幻片的声音创作开拓新的思路。

(全篇选自《朴素与克制的美学探索 与王丹戎谈<流浪地球>的声音创作》吴丽颖)

相关专业

编导戏文艺考专题

相关文章